吳道輝
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地更凈了,草更綠了……
廠區內抬頭可見的筆架山常年綠意盎然;春天的鋼軋大道繁花似錦,引得周邊居民前來消閑打卡;高爐旁、焦爐旁、轉爐旁,滿眼的綠色鋪展開來,其間點綴著各色花朵,讓人恍似進入了鋼鐵主題花園……沒錯,這就是如今的首鋼水鋼,一個春有花、夏有綠、秋有果的現代化鋼廠。
環保底線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必須緊緊把握,牢牢堅持,這已成為水鋼干部職工的共識。水鋼地處中心城區,與貴州省六盤水市共融共生。對于水鋼來說,環保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于是,水鋼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集約高效、循環低碳”的目標,加大綠色工廠、智能工廠建設力度,環保工作一年一個新臺階,廠區環境大變樣,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在水鋼,綠化美化工作正在進一步推進,每年植樹節前后,水鋼及下屬各單位都會組織植樹節活動,為鋼城添新綠。通過植綠護綠,近年來,雪松、桂樹、香樟、紅葉石楠球、薔薇、杜鵑、櫻花、桃樹、李樹紛紛在水鋼“安家落戶”,實現了“廠在林中,路在綠中”。
早在2018年,為深入推進水鋼“綠色工廠”建設,水鋼就制訂了綠色行動三年規劃,成立環境改善、綠化美化2個工作組。2019年,水鋼又結合綠色工廠建設實際,圍繞文明宣導、綠化美化、環境改善、循環經濟等重點,成立了4個專項提升行動組,持續推動職工文明素養提升、生產環境場景優化,助力企業管理水平提高。
2023年以來,水鋼通過“SQTI”(水鋼全員快速改善)管理,進一步推動生產現場標準化、設備標準化等工作再上新臺階,由內至外,水鋼的廠區環境、辦公環境、作業環境都發生了質的飛躍,也提升了工作質量和效率。
進入水鋼廠區,有2個大棚很吸引眼球,一個是原煤堆場大棚,另一個是綜合料場氣膜結構大棚。原煤堆場大棚內凈空總長為302米,內凈空面積為2.76萬平方米,含3段不同跨距的雙坡網架鋼結構,主體工程于2020年11月份完工。綜合料場氣膜結構大棚封閉改造區域總建筑面積達4.84萬平方米,其拱頂最高點約為70米,東西長220米,西側南北寬220米,2024年2月8日成功起膜。這2個大棚是水鋼實現“綠色工廠”和“藍天目標”的標志性工程,解決了原燃料露天堆放對環境的污染問題。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水鋼要求超低排放要涵蓋所有生產工序,包括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及清潔運輸,并大力抓好各種環保項目建設。自2019年以來,通過努力,水鋼已完成焦化區域VOCs治理、綜合料場封閉等12個超低排放項目,6號、7號燒結機脫硫脫硝系統及除塵改造項目正在實施。目前,納入貴州省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計劃的13個項目已基本完工,為水鋼鞏固“綠色工廠”建設成果提供了硬件支撐。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闭潜诌@樣的經營理念,在發展的任何階段,水鋼都堅持環保優先,打造了一個天藍、水凈、地綠、山青的花園式工廠,實現了與所在城市發展同頻共振。
《中國冶金報》(2025年03月20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