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大會在津閉幕。大會期間,榮程集團氫能產業鏈協同項目作為30個代表項目之一現場簽約。根據協議,榮程新能集團將與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鋼鐵、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合作。這意味著榮程新能的“朋友圈”又迎來一位新朋友。
在倡導綠色發展的今天,氫能源正在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特別是在商用車市場化應用和研發制造方面,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縱觀氫能產業發展,不難發現,正是氫能相關企業在氫能領域的持續深耕和協同協作,共同推動了氫能產業鏈的逐步完善和壯大,氫能產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榮程集團自2018年開始探索氫能領域,緊扣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提出的“氫+經濟”,攜手政、用、產、學、研等,圍繞氫冶金、氫交通、氫農業等多個領域開展研究。
作為氫能產業的一員,榮程新能集團是榮程集團五大板塊之一,致力于打造氫能產業解決方案的集成商。經過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榮程新能不僅在氫能重卡運營、加氫站建設、綠氫制儲加用閉環構建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更在氫能運輸應用場景的開拓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榮程新能投運加氫站超10座,氫能運行數據實現雙過百、雙過千、雙過萬、雙過千萬。雙過百:累計投運氫燃料電池汽車650輛,制取綠氫350噸;雙過千:累計加氫2160噸,氫能運輸線路超1800公里;雙過萬:減排二氧化碳18392噸,榮程智運平臺貨運車輛超24萬輛;雙過千萬:運輸貨物1950萬噸,行駛里程2081萬公里,成為國內擁有在市政道路實際開展氫能重卡運輸業務車輛最多的實體企業。

榮程油氫站
榮程集團黨委副書記柴樹滿表示,得益于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出臺、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和產業鏈條上各合作伙伴的支持,榮程新能的“氫”伙伴才會越來越多,“朋友圈”越來越大。這些成績,并非代表榮程新能自身,更是代表了整個氫能產業。
榮程新能將業務劃分為上游、中游、下游及數據平臺4個業務板塊,圍繞“制、儲、運、加、用、研及裝備制造”一體化氫能全產業鏈進行產業布局。上游主要圍繞氫氣的制儲運加進行產業布局,中游圍繞氫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零部件裝備制造,下游即車+經濟,即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運營服務,數據平臺即氫能應用大數據平臺。
在上游,主要圍繞氫氣的制儲運加,致力于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加氫保障。

榮程新能遵化建明站建成投運
目前,榮程新能已與渤化集團、黎明氣體、大港石化、滄州煉化、正元氫能、欣國氫能、九江煤化工、華豐清潔能源等企業深度合作,建設氫氣純化裝置和加氫母站,為氫能應用場景提供穩定的氫源保障。同時,集團與中船718所合作建設了電解水制氫項目,打造了光伏綠電制加氫一體化項目樣板,將在有風光電資源的區域復制拓展。為解決氫氣的儲運問題,與中集安瑞科合作,累計采購50輛20Mpa、30Mpa氫氣運輸管束車,滿足氫氣運輸需求。在加氫站建設方面,集團已與海德利森建立了緊密的戰略合作,海德利森為榮程新能的加氫站建設和運營服務提供保障。

榮程零碳貨運綠氫能源制儲加一體化項目
在中游裝備制造方面,依托在氫能應用領域積累的經驗和數據,榮程新能與整車廠、燃料電池系統、供氫系統、動力電池等氫能產業鏈頭部企業共同推動氫能重卡的研發升級。
首批200臺搭載氫揚動力Fe6自有品牌150kw大功率的氫能重卡于2024年8月交付。經過2個多月的運行,實測標載百公里氫耗降至8kg,比原來的氫能重卡降低了20%,滿氫續航超過600公里,這也是參與裝備制造的企業共同取得的成果,其中包括吉利遠程、東風柳汽、清能股份、國鴻氫能、中集安瑞科、北京天海、盟固利等氫能裝備制造頭部企業。與博世、慶鈴合作的首批30臺190kw氫能重卡在10月25日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大會上完成交付,將投放到天津港-河北邯鄲-山西長治等省際長途氫能運輸廊道。目前,榮程新能正攜手北京天海、吉利遠程等企業共同研發200千瓦氫燃料電池重卡。這款搭載了榮程氫揚動力Fe6-200kw(鐵6-200千瓦)氫燃料電池系統和天海生產的行業最先進的四型氫瓶的氫燃料電池重卡預計2024年底下線交付使用,共同推動氫能產業鏈向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在下游車+經濟方面,主要是打造氫能運輸應用場景,并圍繞氫燃料電池汽車開展運營服務。

天津港-北京大興冷鏈集裝箱運輸線路開通
除榮程鋼鐵自身上下游運輸應用場景外,榮程新能已開拓了包括鋼材、港口、礦山、集裝箱等多種氫能運輸的應用場景,合作伙伴包括天津港、黃驊港港口,河北遵化的礦山企業,天津靜海的鋼鐵企業,河北邯鄲的鋼鐵企業,山西長治的煤炭企業,以及冷鏈和集裝箱運輸企業等。目前,榮程新能還正在與內蒙、新疆、廣西、四川、山東、山西等多地的政府和企業推動新的氫能項目落地。
在數據平臺方面,依托榮程集團自主開發氫能應用大數據平臺,并與中汽研等開展數據合作,現平臺已上線運行,涵蓋制氫、運氫、加氫、用氫等全產業鏈條的氫能應用數據,氫能數據已超過40億條。通過數據平臺,提高了氫能產業鏈條整體運行效率,保障了氫能生產和應用安全,推動了氫能裝備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榮程智運多式聯運平臺,已匯聚貨運車輛24萬輛,累計運輸超過1.4億噸,也為氫能運輸模式在全國的復制拓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在京津冀示范城市群天津區域牽頭方天津港保稅區的支持下,榮程新能已與多家氫能產業頭部企業建立深度合作,覆蓋了制氫設備、加氫設備、儲氫設備、重卡整車、燃料電池、動力電池、氫源企業、港口礦山等多個領域,已形成了氫能產業協同發展的利益共同體,共同推動氫能裝備制造升級和氫能零碳運輸的市場化拓展。其中海德利森、中集安瑞科、國鴻氫能也已投資榮程新能,成為榮程新能的股東,在產業合作的基礎上,加強股權深度融合。
柴樹滿表示,氫能產業的發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氫能產業鏈必須攜手并進,共同尋找破局之道,在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市場開拓等方面加強合作,共享資源、共擔風險、共謀發展。榮程新能集團將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加強溝通交流,深化合作共識,共同推動氫能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通過協同創新,不斷提升氫能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同時,榮程也將攜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一步加強合作,踐行協同發展理念,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共同體,共同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為能源轉型貢獻氫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