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4日,生態環境部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李天威介紹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工作進展情況;生態環境部宣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裴曉菲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上通報,2024年全國的環境空氣質量穩中向好,三項約束性指標都優于年度目標,并以南鋼為例,闡述企業在綠色轉型中實現環保與利潤的雙贏。南鋼成為唯一被點名的鋼鐵企業。
李天威在發布會上指出,藍天保衛戰的宏圖早已經繪就,關鍵是干得怎么樣,成就取決于決心+行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保大會上強調,要處理好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近年來,我們堅持兩手并用,一手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制保護大氣環境。另一手創新管理思路,綜合運用金融、價格、財稅、環保差異化管理等政策,激發大氣污染治理的內生動力。
很多企業綠色轉型和利潤增長實現了同頻共振。以南京鋼鐵為例,近幾年該企業獲得中央和省級大氣專項治理資金1億元用于改造,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帶動了環境稅降低和電價減免,環境稅較改造前降低約5000萬元,減免差別電價約1.2億元/年。同時,該企業產品結構也進一步優化,綠色發展的動力更加充足,應該說實現了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轉型。污染治理、保護環境、履行社會責任者,真正得到了實惠。
為什么是南鋼
“十三五”以來,南鋼始終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創建“環保績效A級企業”為目標,以超低排放為標準,持續投入130多億元用于環保改造、環境提升,選用國內外最先進的環保技術和領先的環保裝備,先后實施料場全封閉、煙氣脫硫脫硝、除塵設施提標改造、建設智慧環保管控平臺等,持續改善廠區環境面貌,不斷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全面提升產業含綠量和發展含金量。南鋼是“全工序全流程通過超低排放審核企業”“江蘇省首家長流程鋼鐵環保績效A級企業”。
一、超前規劃 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

南鋼智慧廣場
南鋼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提出:“要超前規劃,主動作為,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南鋼以打造“美麗的都市型綠色鋼廠”為目標,將低碳綠色循環發展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優先使用清潔能源,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藝、設備,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無害化處理技術。
采用國際先進的環保技術和工藝,實施環保提升改造,努力打造人與鋼鐵、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工廠”。實現了廠容整潔、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產城融合,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南鋼先后獲評工業和信息化部“綠色工廠”“能效領跑者”“綠色設計產品”、中鋼協“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型企業”、江蘇省綠色發展領軍企業,并連續入選行業“綠色發展標桿企業”。
二、超低排放 為企業添“綠”增“效”

南鋼全封閉煤筒、焦倉
為了確保實現超低排放目標,南鋼建成了100多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節能降耗、環保治理項目,實現了“用礦不見礦、用煤不見煤、運料不見料、出鐵不見鐵、綠葉不見塵”的治理目標,實現了從“鋼鐵俠”到“綠巨人”的轉型蛻變,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在有組織超低排放方面,南鋼采用最先進的“三干技術”(干法除塵、干法脫硫、干熄焦),將燒結和球團工序原來的“濕法脫硫”拆除,全部改為“干法脫硫”;對高爐和轉爐工序的“濕法除塵器”改為“干法布袋或電除塵器”。在改造中,南鋼取得了諸多技術創新和突破,推動了鋼鐵環保領域的技術進步,為鋼鐵行業污染治理事業作出了南鋼的貢獻。
在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南鋼建成四座全封閉智慧機械化料棚。建設“煤筒倉”和“焦炭倉”。對煉鐵高爐的出鐵場進行全封閉改造,增設除塵裝置、出鐵溝蓋板嚴絲合縫、出鐵廠房內一塵不染。
在清潔物流方面,南鋼利用臨江碼頭優勢和鐵路運輸優勢,建設了管式皮帶,將高爐水渣密閉輸送至超細粉加工廠,并將“國五”排放的物流車輛全部更換為“國六”標準,還同步引進電動重卡,自主開發電動機車,用于廠內物資運輸。
三、數字賦能 讓環保監管更智慧

南鋼智慧環保“上屏看全域”
隨著大量的環保投入,如何動態掌握數量眾多的環保設施,解決好“有沒有、用沒用、好不好”的管理問題,南鋼給出了智慧化解決方案。
在南鋼智慧運營中心,有一套搭載多個智慧預測模塊的“智慧環保管控平臺”,是一個實時監測+業務管理一體化的環保管理平臺。支撐一套可匯集環保業務、環保數據、環保日常辦公的管理系統,打通了所有環保相關的業務流程,推動南鋼環保管理模式的優化,使得綜合決策科學化、環境管理精細化、排放治理精準化,實現業務線上化及環保管理創新。實現了“一屏看全域、一鍵知指標、一網管環保”的實時精準管控,保障了環保設施的“健康”運行,全面提升了環保設施動態管理和達標預警管理水平。
四、工廠花園 長江之濱崛起“綠色明珠”

零碳建筑標準的南鋼文體公園
南鋼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新質生產力的多元化發展路徑,以此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南鋼按照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的標準,對廠區環境景觀進行全面規劃和提檔升級,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的景觀效果。同時,還打造了南京鋼鐵博物館、南鋼黨建陳列館、文體公園、未來鋼鐵智造館等20余個工業旅游景點。
南鋼文體公園作為工業、體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工業旅游試點示范的又一落地項目,設有“煥星館”“聚星館”“育星館”三座場館,集游泳館、網球館、羽毛球館以及綜合健身館、商辦樓等為一體,既可以滿足專業體育賽事需要,也是周邊居民的健身中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第一家達到“綠色建筑三星級”并實現從建設到運行全流程“零碳建筑”的文體場館。南鋼榮獲“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和“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稱號,入選文化和旅游數字化創新示范十佳案例。
五、綠色產業化 綠色低碳生態風生水起

南鋼旗下柏中環境合肥王小郢水廠
南鋼積極踐行“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全力構建全流程、全業務覆蓋的低碳生態,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為低碳發展愿景,按照“綠色產業化,產業綠色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建立了完善的“雙碳”工作推進體系。南鋼按照源頭減碳、過程降碳和末端固碳的總體思路,推進碳管理體系建設,打造“N-ZERO”零碳三大體系(低碳工藝體系、綠色能源體系、綠色產品體系)。南鋼太陽能裝機容量已經達到55MW,建成裝機容量為41MW/123MWh國內最高標準、最高安全等級、最高系統效率的客戶側最大單體容量儲能項目。南鋼是2024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江蘇省首批省級碳達峰碳中和試點企業,并獲省級“雙碳”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支持。
南鋼踐行“136”戰略,構建鋼鐵+新產業“雙主業”相互賦能的復合產業鏈生態系統,“1”是特鋼新材料,“3”是重點打造智造服務生態、綠色低碳生態、產業鏈生態三大新產業板塊,“6”是高端化、數智化、綠色化、全球化、融合化、敏捷化煥新發展。南鋼綠色低碳生態培育成立了柏中環境、中荷環保、金瀚環保等核心企業,涵蓋廢水、固廢、廢氣處理及能源領域,項目遍布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為行業領先的環境解決方案綜合服務商。南鋼擁有4家國家級、9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南鋼將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持續響應國家生態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要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繼續提升企業生態環境保護水平,打造鋼鐵行業標桿典范,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助推劑和穩定劑,努力保持環保競爭新優勢,推動南鋼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