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的東北黑土地在冬日陽光照耀下閃爍著最原始的光澤,其耕地面積約2.78億畝,土壤資源十分珍貴,是我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是國家近年來重點治理項目。連月來,廣袤的黑土地不僅吃上了“營養餐”改善了土壤結構,還穿上了“鎧甲”治理侵蝕溝導致的“瘡疤”。
質量拓市創品牌,鑄就項目千萬家。河鋼集團張宣科技生產的Φ3.2mm規格高鋅鍍鋅絲以良好的抗氧化和耐腐蝕性,成為東北黑土地侵蝕溝防護治理工程的首選產品,自2024年11月份至春節前夕,將以300噸以上的月供貨量持續助力工程建設。
12月20日,鍍鋅絲生產現場熱火朝天,設備開足馬力高效運轉,普鋅絲、高鋅絲、鍍鋅鋁稀土合金鋼絲三大類產品、19個規格正在加速制造。
張宣科技產線上的忙碌不僅體現在生產過程中,還體現在訂單排兵布陣的“巧思”里,重點工程、特殊訂單“準時、準質、準量”交付,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黑土變‘瘦’、變‘薄’、變‘硬’,是東北農業現代化高速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也是關乎每一個國人的民生大事。“我們的產品作為侵蝕溝防護治理工程的首選,既是肯定更是責任和使命,必須克服一切困難高質量準時交付。”營銷管理部部長郎永忠接到訂單后,第一時間召開組織協調會調整生產模式,針對工程需求規模大且品種規格單一的實際,統籌全部訂單生產進度、庫存儲備和物流運輸管網,靈活增加Φ3.2mm規格高鋅絲掛線數量,以“綠色專線”保障工程項目進度扣網。
保供的關鍵在于速度與質量并進。今年以來,該公司始終把質量挺在前面,持續推進集約高效產線建設,增強班組活力能力,通過豐富的競賽活動和強有力的激勵舉措,大幅提升崗位人員的專業化操作水平,夯實工序銜接反饋渠道,建立起多層次、全方位的崗位保障機制。生產現場,崗位人員一面協調多線道同步生產,抓好抓實半成品拉拔過程質量管控和鍍鋅精度控制兩大關鍵點,一面強化崗位巡查自檢力度,跟進過程質量檢測反饋執行勤調整、精調整,確保產品質量穩定。
“半成品、成品、入庫材,每一環節我們都要第一時間進行線徑和表面質量檢測,甚至理化分析,然后把問題點及時反饋給生產崗位,進而作出相應的處置方案。”產線技術人員穆新斌的身影不時閃現在各個生產區域,與生產節奏同頻共振。
截至目前,該公司持續助力東北黑土地侵蝕溝防護治理工程,累積供貨Φ3.2mm規格高鋅鍍鋅絲產品750噸,創效15萬元以上,為農業現代化高速發展貢獻了力量。(董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