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蔡曉梅
近期,在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格里坪特色產業園區,攀枝花鋼城集團四川聚友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稱聚友)高分子產業基地建設項目標準化廠房內,不同區域的崗位人員分工明確,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聚友于2023年12月份成立高分子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組,2024年6月19日推動項目開工,2025年2月18日正式投產。截至目前,該項目正式進入邊試生產、邊施工消缺階段。
投資1.38億元,耗時240天實現試生產,安全、質量、工期,全部實現既定目標,聚友人以“新、快、實”的精氣神鼓足了發展之“勁”,以高分子產業基地建設項目之“進”,夯實了該公司穩定發展之“基”。聚友總經理、黨支部書記吳科瑜將整個項目推進過程概括為“一步一個腳印,做踏實、做落地”。
創新思路
由點及面推進智能化改造
擁有自動非金屬托輥生產線,高速度、高精度的自動化激光切割機,國內首臺套超長管道全自動噴砂系統,以及攀西地區最大的電加熱橡膠硫化裝備;開創了鋼復合管道主要工序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先河;全線引入MES(制造執行系統)+管控系統智能集中管控……聚友6條產線的七大類產品將廣泛應用于鋼鐵、選礦、選鈦、鈦白、煤礦、水泥、化工等行業,為攀西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成如容易卻艱辛。2024年2月—3月份,高分子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籌建初期,聚友規劃了8條產線。然而,該公司實勘后發現,標準化廠房面積有限,不僅后期生產組織難度大,而且產成品、原料庫存還需另尋他處安置,增加了物流成本,產品市場競爭力也將被削弱。在此背景下,聚友經過縝密市場調研、綜合評估后,決定放棄波紋管、果筐2條產線。與此同時,項目組考察調研業內高分子產線時也發現了一個小問題,即產線基本都是全人工操作,不具備長遠發展價值。頂住多方壓力和質疑,項目組重新梳理工序,決定啟動自動化、智能化設計,重新布局。經過4個月的努力,最終該公司實現新布局、新產線、新設備、新工藝,同時定員節約了50%,勞動強度也大幅降低,產能提升超過50%,產品大綱進一步完善。
以鋼橡復合管產線為例,從工序前端到后端,與國內行業傳統手工作業相比,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的“脫胎換骨”。此外,全自動噴砂不僅解決了高粉塵、密閉空間、人工作業需定時定點輪換的根本問題,年節約人工成本90萬余元,而且將產量由1600噸/年提升到3500噸/年,后續產品潛力被激發;清洗涂膠自動裝置讓成本降低、產品品質更穩定;自動化涂裝能將每天約10噸大小規格不等的管子輕松“搞定”,質量波動幾乎為零。更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的硫化罐可以開展直徑最長12.5米鋼件的硫化作業,在西南地區屬于首創;鋼橡復合管煉膠全自動輔助系統屬國內煉膠系統首次嘗試,可以根據不同環境不同需求實現不同配方的自動配料、稱量,解決了環保要求高、勞動強度大、人工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
多方聯動
加速建設提前40天投產
一邊保產一邊建設,聚友項目組從成立之初,就始終保持“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奮斗狀態。
2024年2月26日,聚友召開項目架構搭建完成后的首次周例會,分5個工作組細化項目推進流程。4個月的時間,為在有限的場地獲得更科學合理的工藝布局,聚友重新全面梳理各產線流程,每天加班到晚上10點,不斷調整完善,合作的軟件公司前后出了30多個版本規劃,確保了在2024年6月份前整體建設方案成形。2024年6月19日,聚友項目開工。2025年2月18日,聚友項目正式投產,投產時間整整提前了40天。據統計,就審批進度、建設工期、智能化自動化專項工作等,該項目共召開鋼城集團項目指揮部推進會、攀枝花市西區政府及各局現場專題會20余次,同時聚友與現場施工單位之間大大小小協調會、碰頭會達300余次。
2025年2月18日,攀枝花市西區區委書記胡昱冰在投產儀式上致辭時說,鋼城集團聚友公司歷經8個月,將藍圖變為現實,彰顯了企業的實力與擔當。該項目的投產為西區壯大新材料產業注入了強勁動能,是西區打響項目建設“攻堅戰”的一尊“開頭炮”,也激發了全區抓項目的熱情和干勁。可以說,這一項目的順利投產是一場“雙向奔赴”。
聚友從“一紙規劃”變為“現實樣板”,各方“戰隊”合力攻堅,握指成拳,成為鋼城集團與西區政府攜手共進、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生動實踐。
銷售又是怎么規劃的?“大家都在朝著一個目標努力,力爭早日達產達效。領導分別牽頭部門營銷指標,分工不分家,每月最后一周匯報推進情況。我們的目標是立足鋼城,依托攀鋼,筑牢產品+技術+服務核心陣地;深耕攀西,拓展西南,進而輻射全國,提高品牌知名度。”該公司銷售部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超高分子管道已與欣宇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將于3月份提供產品試用。丁基膠板科研項目的樣品也出來了,除了自用,再配合膠粘劑開展合作加工,或者配套銷售。”
有方法、見行動,全力以赴,聚友未來可期。
《中國冶金報》(2025年03月05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