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鋼鐵能源環保部水處理車間,有這樣一群"鋼鐵玫瑰",她們用溫柔手與堅韌心,在數據與設備間織就綠色發展的經緯。她們是環境監測班組實驗室里的"細節控",是降本增效的"精算師",更是用創新與熱愛澆灌"鋼城之花"的先鋒隊。
今年,她們捧回重慶鋼鐵2024年度“玫瑰”獎狀,以鋼的意志、花的姿態,在平凡崗位上書寫出不凡篇章。
“廢水總排在線監測氨氮指標呈上升趨勢,已突破4.5mg/L報警值”
班長丁鈴的聲音劃破實驗室的寂靜,立即聯系維護班師傅迅速到排口取水樣復測。檢測組成員迅速戴上口罩,取樣、分析、記錄一氣呵成。
取樣瓶清脆的碰撞聲里,0.38、0.39、0.37mg/L三組數據標準差僅0.01,質控樣回收率98.7%,但管網排查后竟無異常。大家一籌莫展時,文芳華突然指著在線監測儀驚呼:"傳感器數值在漂移",話音未落,團隊便投入校準調試。
兩小時后,數據流終于回歸平穩的藍色曲線。班組成員金晶輕撫儀器,嘴角微揚:“精準,是我們的DNA,分毫之差必究其根。”
走進實驗室,就像走進一座微型煉金工坊,班長丁玲正蹲在恒溫干燥箱旁調試參數。"溫度降1℃,都是給未來添一抹綠。"
這群“技術女俠”從純水機到光度計,她們像呵護孩子般對待每一臺儀器,2024年僅自主維護就省下0.77萬元。更絕的是,她們盯上實驗室的“電老虎”——恒溫干燥箱改進后,一年省電9375度,節約電費5437元。
四年來,她們完成自主管理項目4個,認定4項技術秘密、制作2個標準化作業視頻,數據準確率從97%沖到100%。“誤差?在咱們這兒可沒機會造次!”
走進她們的責任區,可視化記錄表如藝術品般工整,化學品儲存、使用、廢棄物做到“卡物帳”一致,連衛生間都掛著"最美責任區"獎牌。這份"較真"刻在骨子里:設備臺賬零差錯、6S管理成習慣。
知曉榮獲“玫瑰獎狀”那天,大家指著那本泛黃的《操作手冊》說道:"每頁布滿熒光筆的標記,就像玫瑰花一樣靜悄悄的綻放。”
合影中,她們的笑容比鋼花更熾烈。操作臺上張貼著“嚴謹驗證,精心操作”的工作格言,墻上有“做綠滿鋼城的追夢人”工作愿景。
窗外煙囪映著朝陽,而實驗室的玫瑰,始終在鋼鐵與柔情的交響中,鏗鏘綻放。(張健、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