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濤
日前,《中國冶金報》記者來到鞍鋼集團本鋼設備工程公司液檢制造事業部看到,無論是在金屬結構件加工制作廠房、皮帶托輥制作現場,還是在伺服閥實驗臺,基層職工們都在精心操作著智能激光切割機、先進的液壓檢測修復設備等,呈現出一派繁忙奮進的工作場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及鞍鋼集團本鋼考察時指出,制造業要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讓我們事業部全體干部職工深受鼓舞,大家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立足本崗、多做貢獻。”本鋼設備工程公司液檢制造事業部黨總支書記張巖對《中國冶金報》記者介紹,該事業部肩負著本鋼集團主線廠液壓系統的檢修和維護重任,并負責各類型號皮帶托輥制作、金屬結構件及非標設備制作加工等工作。
《中國冶金報》記者跟隨張巖來到液檢三隊的金屬結構件加工制作廠房,只見焊花飛舞,堅守一線的職工們正在為板材公司和北營公司制作大煙囪上的旋轉樓梯和平臺。“這些樓梯和平臺的制作精度、技術含量和焊接質量要求高、工期緊,從春節前到現在,職工們加班加點搶進度,確保設備按期交付。”張巖說。在一臺自動切割鋼板的機器前,他自豪地說:“這是我們近期投入80多萬元引進的高科技智能設備——智能激光切割機。”
基層操作員張新新在機器前按下按鈕,并向《中國冶金報》記者介紹:“我們用電腦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畫圖軟件排版后,輸入數據,再導入既定程序,激光切割機就可自動工作,解決了以往火焰式切割耗能大、精度差等難題,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鋼板切割的效率和精度,真正實現了數控切割智能化!”
在去往液檢二隊皮帶托輥制作現場的路上,《中國冶金報》記者還觀察到,道路一側的展示柜里擺滿了各種托輥,從切割圓鋼到裝配托輥一共有9道工序。“這些托輥主要供給板材煉鐵總廠原料系統和礦業公司部分產線的皮帶運輸系統,我們選擇最好的原材料制作,托輥使用壽命長,以高質量產品贏得了用戶的信賴。”當班班長宋蘭東說。
最后,《中國冶金報》記者在液檢一隊趙英群勞模創新工作室,看到趙英群正和他的徒弟們在實驗臺上修復伺服閥。趙英群指著一個美產穆格伺服閥說,伺服閥都是進口設備,返廠維修費用高、工期長,為此其帶領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題。目前,趙英群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實驗臺修復技術完全可以替代原廠維修,2024年降低維修費用100余萬元。
《中國冶金報》(2025年03月19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