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网站,一本大道无码一区二区天天爽,456老老头和老头gay456,ai明星造梦网站

首鋼長鋼:讓綠色發展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始建于1946年,是中國共產黨在太行山革命根據地建設的第一個鋼鐵企業(故縣鐵廠),為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國家建設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共和國紅色鋼鐵的搖籃”。
營銷辦公樓  牛虎鋼/攝
  1956年,周恩來總理視察山西時曾贊譽:“故縣鐵廠是我黨在根據地第一個正式建設的廠,是自力更生勤儉辦企業建成的”。2009年,長鋼公司與首鋼集團聯合重組,成為國家《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頒布后國有鋼鐵企業首例跨地區聯合重組的成功典范。戰略重組以來,在地方各級政府支持下,借助首鋼集團長材技術研發優勢平臺,依托自身70余年創業發展積累,首鋼長鋼公司在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加大科技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力度,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循環經濟發展方面取得重大進步,成為對長治市經濟有重要支撐、對山西省經濟發展有重大貢獻、在全國鋼鐵行業有重要影響的優質長材骨干企業,已形成集采礦(煤、石灰石等)、煉焦、煉鐵、煉鋼、軋材、水泥制造、鐵路發運、工程建設、鍛壓機械制造于一體配套設施齊全的鋼鐵聯合企業。
廠容廠貌 牛虎鋼/攝
  作為中國共產黨親手建立的第一個紅色鋼廠,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近年來積極踐行黨的十九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度聚焦污染防治攻堅戰,勇敢承擔環保責任,以及國家對于鋼鐵行業各項工作要求,在首鋼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以綠色發展為“干”,以穩順經營為“脈”,多渠道、多手段,高標準推進環保治理,持續拓展綠色發展新路徑。緊緊圍繞“依法治污、精準施策、強化管理、狠抓落實”工作目標,特別是在鋼鐵行業普遍收縮技改投資的大背景下,克服重重困難,環保投入累計達35億余元,實施環保設施升級改造和污染排放綜合治理,讓綠色成為首鋼長鋼公司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底色,逐漸走出一條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焦化廠煤棚遠景 牛虎鋼/攝
  漳水河畔 綠色鋼城清潔生產
  近年來,首鋼長鋼公司堅持源頭防治、標本兼治的新發展理念,優化鋼鐵長流程工藝,不斷加大環保投入,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清潔生產意識普遍提高,“節能、降耗、減污、增效”作用發揮明顯。
  ——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審核。2014年6月,完成首輪清潔生產審核報告,并通過山西省環保廳清潔生產驗收;2018年12月完成第二輪清潔生產審核,12月5日通過長治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的清潔生產審核評估。
  ——循環利用。將生產過程中的固體廢物全部循環利用,實現了資源化,避免環境污染。鋼鐵生產線生產過程各工序產生的固體廢物全部返回燒結料場通過配料循環利用;焦化生產線生產過程產生的焦粉作為燒結燃料利用,其它返回煤場通過配煤循環利用;燒結脫硫灰和發電脫硫石膏、鋼渣尾渣通過技術攻關作為水泥生產原料用于水泥生產。
  ——多舉措降低能耗。通過采用強化管理、淘汰落后、節能技改等多種方式,噸鋼綜合能耗指標從2015年的668kgce/t降低至2019年的659kgce/t,實現節能量3.5萬噸標煤;自發電率從2015年的28.67%提升至2019年的62.99%。
王敏敏/攝
  ——建立能源管控中心。2011年首鋼長鋼公司開始建設能源管控中心項目,2018年1月投運。項目運行以來,首鋼長鋼公司在能源生產、輸配、消耗環節實現了集中化、扁平化、全局化的動態監控與數字化管理的現代能源運行生產模式,重點在能源管控體系建立、轉爐煤氣回收提升、能源生產效率提高、能源綜合利用和能源系統運行優化等方面狠下功夫,極大改進和優化了能源供用和平衡管理,實現了一體化能源監控、調整和管理,較大地提升了能源管理水平。
  ——夯實能源基礎管理。不斷加強制度體系建設,借助能源管理體系建立與實施,持續優化能源結構,實現能源系統精細化管控,2019年1月通過能源管理體系認證,首鋼長鋼公司能源管理工作至此邁上新臺階。
  ——積極推進節能技改項目。大力推進節能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以技術節能為重點全面提升節能創效的能力。實施9號高爐沖渣水余熱回收利用項目,替代生活區、辦公區和周邊村鎮20萬平方米水暖蒸汽使用,提高余能余熱利用率,實現能源二次利用;投資3.8億元,實施燒結環冷機煙氣余熱發電、富余煤氣發電焦化干熄焦等項目,利用余熱余能資源發電。同時,“抓大不放小 ”實施多項節能技改項目,優化用能工藝。對燒結機主抽風機和煉鋼廠混鐵爐、散裝料除塵風機進行變頻改造,年節電量1200萬度,節電率20%,有力地促進了節能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增長與共贏。
垃圾發電項目外景 宋雄偉/攝
  ——實施生產工藝技術升級改造和環保治理設施提標改造。為滿足新的環保要求,2019年重點推進高爐出鐵場和礦槽除塵改造、工業污水處理及廠區環境綜合治理等環境治理項目,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進一步改善廠區環境質量,不斷提升環境管理績效。
  重拳治理 超低排放
  結合近年來,國家先后發布的《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山西省《山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決戰計劃》以及《關于推進我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實施方案》等工作要求,首鋼長鋼公司全力推進超低排放治理,力爭績效分級評定B級的目標。這不僅是首鋼長鋼人求生存謀發展的底線,也是要堅決打贏的環保綠色攻堅仗。
  2019年,首鋼長鋼公司主要領導5次召開公司環保專題會、11次組織超低排放治理推進會,并多次深入現場對超低排放治理的重點難點問題安排部署。公司全年投入7.6億余元實施燒結脫硫脫硝、原料場全封閉、煤場全封閉、工業污水深度處理等40余項超低排放項目的提標改造,大力度推進污染物減排。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既為地方政府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做出了積極貢獻,又為全年經營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環保支撐。
 
燒結脫硫脫硝 牛虎鋼/攝
  ——強化綜合治理。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焦化等所有工序有組織排口排放濃度均達到超低排放要求;嚴格管控無組織排放,對物料儲存、物料輸送、生產工藝過程采取密閉、封閉提級治理管控;大宗物料運輸采用清潔運輸方式;產生的危廢全部按要求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轉移嚴格執行危廢轉移聯單管理辦法,滿足國家環保相關規定要求。
清潔運輸 崔志茹/攝
  ——有組織在線監測。按照超低排放要求,廠區有組織排放主要排口燒結機頭、機尾等共計19個點位,安裝有在線監測設施并與環保部門聯網。
  ——無組織監測監控。廠區正在實施無組織監測監控及管控平臺工程,主要在廠區、廠界、主要道路、主要產塵點、料棚出入口安裝無組織揚塵在線監測儀及視頻監控設施,重點生產區域安裝視頻監控,監測監控無組織粉塵排放情況,并將全部上傳至管控平臺進行管控。
  ——設立環境監測站。2016年取得山西省環境保護廳頒發的企業環境監測業務能力認定證書,全面實施污染源手工監測工作,每年按規定制定自行監測方案并報環保部門備案,按自行監測方案開展監測,監測數據定期在長治市環保網站公開發布。自動監測有廢氣在線自動監測和廢水在線自動監測,與環保部門聯網,自動監測數據全部實時上傳至環保部門監控管理平臺。
  ——構建環境管理體系。2016年2月,首次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18年,完成環境管理體系2015版標準換版,通過有效運行構建首鋼長鋼公司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
  ——高效能源利用。采用先進的余熱余壓回收技術,建設有高爐TRT、飽和蒸汽、焦化干熄焦余壓余熱發電機組;以富余煤氣作為燃料、建設富余煤氣發電機組和熱電聯產鍋爐,實施高爐沖渣水余熱回收,保障了長鋼廠區和周邊居民的供暖。
高爐外景 崔志茹/攝
  ——實施廢水治理。首鋼長鋼公司歷來重視節約水資源和減少廢水排放工作,生產供水系統根據各生產工序工藝用水條件的不同,建有水質差異的循環供水系統,進行分級供水;另外在高爐沖渣水、轉爐濁環水等生產廢水產生單元均建有各自配套的污水處理設施,減少廢水排放。2019年首鋼長鋼公司投資8157萬元,實施工業污水深度處理工程,工程建設完成投運后,減少了生產新水補水量,廠區生產廢水零排放,實現了節水和治污雙效益;投資400萬元,實施了焦化熄焦廢水處理工程,確保焦化干熄年修期間,濕熄焦廢水回收利用滿足國家環保標準要求。
工業污水處理 牛虎鋼/攝
  ——開展工業固廢治理。積極拓展資源化和產業化路徑,提升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綠色發展能力顯著提升。
  ——強化環保設施運行維護管控。2019年首鋼長鋼公司按照總量控制,排放達標原則,不斷強化環保設施運行系統管控,全年環保設備同步運行率100%,固廢等資源實現100%綜合利用,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排污總量符合排污許可要求,未發生環境污染事故。
  此外,該公司還投資3600萬元實施了廠容廠貌升級改造一期工程,進行主干道升級和美化改造。據統計,綠化率已達到廠區總面積的25%。2020年還將投資3500多萬元,實施二期工程,屆時,將形成廠中有林、廠中有景、廠在綠中的生態綠色格局。
  巍巍太行山,濯濯漳河水。
  短短幾年時間,首鋼長鋼公司以明確而堅決的環保態度,以令人驚嘆的環境治理速度,刷新著每一個了解長鋼人的認知。2019年,全年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同比下降49%、45%、33%,為長治市政府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做出了積極貢獻。
  而今,天高云淡的日子里,一個嶄新的綠色鋼城躍然眼前。無論是到長鋼考察調研參觀的人,還是幾代生活在長鋼的職工家屬,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贊揚:首鋼長鋼舊貌換新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漳河水的每一絲清冽,都寫滿了首鋼長鋼公司踐行國企擔當的鏗鏘足跡。而每當長治市民抬頭仰望上空那一方藍天,也必然銘記首鋼長鋼公司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中,企業發展和環境治理兩手抓兩手硬,以及數年如一日的無私奉獻。
 
 
 

文檔來源: 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