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 科學“治”水|內蒙古建龍噸鋼耗新水量降至1.62m3/t
水,不僅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之一,也是企業生產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鋼鐵行業作為用水大戶,如何做好“水”文章,就成了重中之重。
內蒙古建龍地處烏海,屬于水資源緊缺地區。
自2019年內蒙古建龍運營以來,為節約水資源,該公司在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與合理用水上下了一番功夫。截至目前,該公司噸鋼耗新水量由2019年的3.71m3/t降至1.62m3/t。
為杜絕“高品低用、低品高用”的用水現象,內蒙古建龍先后建立20多個循環水系統、串聯用水系統和回用水系統,提高了水利用率;完成冷凝水回收再利用系統,減少除鹽水和軟化水的使用量;采用廢水回用和零排放技術,節約了大量新水;采用了空氣冷卻技術;成立能源計量室,用統計數字倒逼節水任務的完成,內蒙古建龍加強工業用水節約和循環利用,重點提升工業用水水效,穩步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2020年,該公司新建了日處理能力為20000m3的污水處理廠,分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兩部分,現預處理產水濁度<5NTU,硬度控制在300mg/L以下,滿足燒結、煉鋼、軋鋼等用戶的濁環系統補水,代替部分新水,項目投運后,每天節約新水用量3000m3;深度處理軟水的出水硬度控制在5mg/L以下,用于制氧、煉鋼結晶器等系統的補水,代替其樹脂罐使用,每月可節約氯化鈉150t,同時避免了氯化鈉對循環水系統的鹽分平衡的影響。
與此同時,深度處理也產生部分濃鹽水,如何處理濃鹽水是鋼鐵企業的一大難題。煉鐵沖渣用水只對濁度上有要求,而濃鹽水濁度基本為0NTU,項目投運后可全部代替煉鐵沖渣用水,每天可節約中水2000m3,不僅解決了濃鹽水的處置問題,也節約了中水的消耗。
除此之外,內蒙古建龍還把處理后的中水用于廠區綠化、衛生間沖洗、景觀水池補水等,實現了水資源的高效綜合利用。
2020年,建龍集團噸鋼耗新水達到2.07m3/t,低于國內鋼鐵企業2.56m3/t平均水平,同時,集團取新水總量和廢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明顯,工業污水的回用率達到100%。
2020年,建龍集團以科學管理作為主要的“治水之道”,通過制度、標準、經濟、技術等綜合措施,對用水各環節進行控制和改進。
建龍集團各鋼鐵子公司都建立了工序獨立的水循環處理系統,合理串接,梯級使用,根據各工序特點實現優化供水,增加回收,減少浪費。
?焦化工序采用密閉式循環用水方式,優先使用處理后的焦化廢水。
?高爐、熱風爐供水系統排水作為高爐煤氣洗滌水補水,而高爐煤氣洗滌水排水作為沖渣系統補充水。
?煉鋼工序轉爐煙氣凈化水排水作為高爐水淬渣系統補水,RH真空循環水排水作為轉爐煙氣凈化水和鋼渣處理系統補水等等。
?在完成工序內部優化基礎上,將燒結、煉鐵、焦化等工序進行組合進行優化,強化串級用水和梯級利用,有效的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
在用水管理方面,建龍集團所有鋼鐵子公司都設立了專職管水機構,配備了具備一定的水管理和鋼鐵生產技術知識的專業人員,建立了企業水管理系統網絡;不斷完善企業水管理規章制度,制定包括公司級、廠級,以至車間班組的管理辦法和實施措施。
完善水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水系統的儀器儀表配置率、完好率、周檢率達到95%以上。建立了企業濁循環水、凈循環水系統和廢水回用系統的在線監測工作制度。
建立了用水定額管理辦法。將用水、節水總指標分解到各工序、各崗位、各設備,實行定期檢查、考核、評價,可促進企業用水、節水管理和技術進步。
寧夏建龍榮獲“中國紅十字會人道勛章”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紅十字會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頒發獎章、獎牌和榮譽證書。寧夏建龍榮獲博愛匾、“博愛捐助證書”及“中國紅十字人道勛章”等榮譽。
據悉,寧夏回族自治區僅有2家企業被授予“中國紅十字會人道勛章”。該勛章是中國紅十字總會在全國范圍內,為中國紅十字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捐贈人授予的最高榮譽獎項。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寧夏建龍按照建龍集團統一部署,主動對接,定向捐贈1000萬元支持和協助石嘴山市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為自治區疫情防控工作的穩步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以愛心支撐起抗擊疫情的堅實基礎,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弘揚了“救死扶傷、共克時艱”的人道主義精神,生動詮釋了守望相助的人道主義情懷,為自治區社會企業和廣大群眾做出了積極的表率。2020年9月29日,在寧夏自治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寧夏建龍榮獲“自治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未來,寧夏建龍將繼續秉承“利人惠已、永續經營”的經營理念,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繼續為推動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雷鋒精神 建龍一直在踐行
半個多世紀前,隨著毛澤東同志“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面世,“雷鋒”這個名字響徹祖國大江南北,成為了幾代中國人共同的記憶與追求。今天是第58個“學雷鋒紀念日”,同樣也是第 22 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建龍的“雷鋒”們出發了……
雷鋒精神 新鋼鐵在傳承
天氣轉涼,小雪漫天,撫順新鋼鐵志愿者協會再次披甲上陣,一早來到了撫順市雷鋒紀念館,為今日到訪的團體和游客做引導服務。
今日到訪雷鋒紀念館的大小團體幾十個、游客更是超過千人,面對如此大規模的參觀人員,撫順新鋼鐵志愿者協會積極配合現場工作人員,做好人群梳理、登記等工作。
疫情當前,綠色健康碼已經成為進出各省市及公共場所的必要工具。
然而,很多來參觀的老人都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對綠色健康碼、網上預約更是完全不懂。
為了讓老人們學會如何使用健康碼,志愿者們逐一為每位老人進行注冊并告知操作流程,耐心地為每一位到訪老人進行講解,得到了現場人員的一致好評。
雷鋒精神 呂梁建龍在行動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志愿服務重要指示精神,弘揚和踐行“雷鋒精神”,擔當企業社會責任,打造備受社會尊重的美好企業。呂梁建龍攜手山西省紅十字會、山西省學雷鋒志愿者協會開展“愛在行動”主題志愿服務活動,走訪慰問困難群眾,為他們送去關愛與溫暖。
志愿者為困難戶打掃衛生,送去米、面、油、奶等生活物資,并與困難群眾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了他們的家庭、身體情況,鼓勵他們要堅定信心,努力戰勝生活中的困難。
其實,在建龍“學雷鋒”已經不是一句口號,它已經是深深植入我們建龍人內心的一種精神。采血車上,有多少建龍人已經成為“常客”;疫情期間,又有多少建龍人志愿者不分晝夜守護一方安全;扶貧路上,建龍人的身影也從未缺席,真正將共生共榮落到了實處。今后,建龍將持續積極投身于公益事業,成為“雷鋒精神”的前行者、引領者,將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