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沙鋼廠區一瞥。 (周松華 攝)
本報通訊員 黃超
4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克羅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陪同下,一同前往克羅地亞南部的佩列沙茨半島,共同考察正在建設中的佩列沙茨大橋項目。該項目約3.1萬噸的樁基鋼管復合樁所用鋼板全部由沙鋼提供,該大橋也被列為“一帶一路”造福當地的生動案例。
“未來2年~3年,沙鋼將實施改造,全方位推進環保、智能化、產品提檔升級,讓沙鋼以嶄新的面貌屹立在世人面前,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典范,甚至成為世界典范。”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為沙鋼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產品走出去 鍛造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在沙鋼研制生產的用于佩列沙茨大橋項目的厚40毫米、60毫米高級別結構板中,S460N/S460M等高級別牌號為沙鋼首次大批量生產,成分及工藝均沒有經驗可以借鑒。自2018年7月份接到該訂單后,沙鋼產銷研團隊迅速反應,成分工藝設計、生產調試、批量生產一氣呵成,產品質量贏得了全程跟蹤的知名監理單位的高度認可。
近年來,沙鋼產品已遠銷至東亞、南亞、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覆蓋9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占沙鋼產品總量的30%,最高年出口量超過700萬噸,并榮獲“江蘇省出口企業優質獎”。
引進再創新 拓寬發展新空間
3月31日,中國首條超薄帶工業化生產發布會在沙鋼召開。沈文榮和美國紐柯鋼鐵公司董事長約翰·費里奧拉在沙鋼超薄帶項目性能考核驗收通過協議上簽字。這標志著中國首條、世界第四條雙輥薄帶鑄軋技術實現工業化生產。
在引進這條產線的基礎上,沙鋼通過自主創新將其建設成為世界上最先進、指標最好的超薄帶生產線,為行業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
“自主創新就是華山一條路,舍此別無他途。”沈文榮多次強調創新發展的重要性。
從引進國內第一條連鑄連軋短流程生產線,到引進“亞洲第一爐”,再到現在的超薄帶生產線實現工業化生產,沙鋼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功之路。而在這一過程中,沙鋼始終強調自主創新。
“只有占領行業的技術制高點,才能不斷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品牌競爭力,進入到國內和世界的‘第一方陣’。圍繞這個目標,我們正在努力推進,并逐步落實。”沈文榮表示。
“鋼鐵+智能” 打造企業硬實力
2月21日,沙鋼集團有限公司與寶鋼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簽訂連鑄無人化澆鋼合同。該項目投入使用后,機器人將代替人工完成長水口安裝拆卸、清洗、燒氧及中間罐測溫取樣等功能。這是沙鋼在持續推進智能化工廠建設道路上邁出的又一堅定步伐。
在沙鋼,一連串看似不可能的“無人化”夢想,通過智能制造手段變成了現實。國內首套爐前快速在線自動測溫取樣機器人在電爐煉鋼廠崗位上“如魚得水”:通過編程、示教,機器人自動裝載測溫取樣探頭按照設定好的運動軌跡,自動完成對電爐鋼水的檢測取樣工作。整個過程僅需25秒,快速準確,且能將鋼水溫度及元素成分曲線數據直接在電腦畫面上顯示出來。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貞里三區26樓 郵編:100029 電話:(010)64442120/(010)64442123 傳真:(010)64411645 電子郵箱:csteelnews@126.com
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法律顧問:大成律師事務所 楊貴生律師 電話: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國鋼鐵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07016269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