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賈林海 報道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國際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強,我國鋼鐵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砥礪前行。這樣的形勢給鋼鐵行業法務工作帶來了新挑戰、新機遇。”6月15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企業法律事務分會(以下簡稱法律分會)三屆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上,鋼協黨委常委、紀委書記陳洪飛在講話中指出。

圖為陳洪飛。(上海大學供圖)
“自2014年成立以來,法律分會在劉新權會長的帶領下,在各位副會長、秘書長以及全行業法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勇于創新,銳意進取,工作卓有成效,成績有目共睹,受到了國資委、鋼協和企業同行們的充分肯定。”陳洪飛說道,“新一屆法律分會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鋼協加強法治建設(2021—2025年)的意見》,緊緊圍繞鋼協重點工作深入推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行業的新業績。法律分會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針對新一屆法律分會的工作,陳洪飛提出以下6點建議:
第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站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做好行業法律服務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陳洪飛表示,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法律分會的工作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鋼協會員企業法律事務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圍繞企業改革發展和切實需求,適應市場化、現代化、國際化發展需要,堅持依法治理、依法經營、合規管理共同推進,切實提升企業法律管理能力,大力推動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二,以服務企業為宗旨,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全面提升服務水平。“當前,我國鋼鐵行業面臨需求不及預期,對上游資源的控制權、定價權較弱,下游又處于激烈競爭狀態的環境,低碳綠色轉型為鋼鐵企業帶來的壓力仍存,企業改革發展挑戰巨大。”陳洪飛認為,在這種情形下,鋼鐵企業對法律服務、化解法律風險及對合規風險的界定、識別、規范、排除的需求十分迫切。為此,他提出,法律分會要根據企業個性化需求,發揮分會平臺功能,聯合各方力量,開展多層次、多環節的法律服務、合規服務;同時,將風險的系統分析、法律的問題揭示、合規的規范把控、內控的流程規制、制度的規則引導等嵌入到企業發展戰略、產業鏈安全、知識產權保護、綠色低碳及生產經營中,實現協同促進、全面提升。
“我們要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現問題,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目的,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同時,我們要撲下身去,不畏艱難,抓鐵有痕,把高質量服務的觸角向企業各子公司延伸,向海外事業延伸。”陳洪飛補充道。
第三,大力開展調查研究,摸清企業個性化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地針對性服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陳洪飛介紹,我國鋼鐵企業分布廣,產品結構、資源保障、創新能力、市場抗壓能力千差萬別;從產權歸屬來看,既有央企、地方國企,也有民營經濟;從產品結構、目標客戶來看,各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及法律規制、合規體系建設的目標難度均不同;從內控制度來看,各企業的管理制度、盈利模式各具特色;同時,各企業的人員配備及其知識結構、法律風險防控理念也不盡相同。
“企業千差萬別,需求也千變萬化。”陳洪飛以這樣一句話概括。他為此提出,法律分會要深入企業大力開展調查研究,做到有的放矢,對會員企業的法律合規建設起到引領和指導作用。新一屆法律分會要圍繞鋼鐵行業“1231”發展戰略和“232”重點工作推進法律體系建設,結合行業特點和各企業需求,組織專家、學者、律師、行業有實踐經驗的人才到會員企業進行專題調研和服務,滿足企業對法律、合規建設的個性化需求。
第四,開展多方位合作,形成多元化的網絡服務體系。陳洪飛提出,作為鋼鐵企業法治建設、法律事務和合規體系建設的服務和指導平臺,法律分會要充分發揮行業平臺功能:一要打通行業、企業與主管部門的卡點、堵點,為鋼鐵企業在產能治理、聯合重組、極致能效、“雙碳”、綠色低碳等工作中提供服務;二要打通司法機構、第三方法律合規服務機構與法律專家的聯系機制,及時反映企業訴求,保障企業合法利益;三要打通行業、企業在產業鏈完善中的痛點,形成共享共贏的產業鏈生態環境;四要打通法律分會和各企業重要子公司的聯系屏障,把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向企業的國際業務延伸,實現法律風險防范和合規事務的廣泛覆蓋;五要打破企業之間法律事務和合規建設的孤島效應,與企業內部審計、紀檢開展合作,實現融合貫通、相互銜接。
第五,運用信息化、大數據技術手段,把鋼鐵行業法律服務和合規建設工作推向新高度。陳洪飛表示,鋼鐵企業改革發展、生產經營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監管機構規定、行業自律規則、市場運行機制、公司內部管理制度及誠實守信的道德準則。“對其中任何一項合法合規要求的忽視,都可能給企業造成顛覆性風險。”他強調,為此,鋼鐵企業要運用互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推進企業法律合規建設的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目前,有一些鋼鐵企業通過應用信息化技術建立了相應的合同管理系統、法律訴訟仲裁律師聘用系統、合規風險量化評估模型和動態監測預警系統等,這些探索為法律事務管理和合規管理實現全數據支撐、全流程可控、全過程可視、全要素預警的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陳洪飛肯定道,法律分會未來要聚焦行業法律合規體系信息化、數據化規范建設,推動形成管理明晰、調節有效的指導規則,通過智能化、數字化手段幫助鋼鐵企業實現前端預防、過程管控、事后補救、后期改進的管理循環,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第六,充分發揮上海大學智力優勢,開展行業、企業法律事務培訓和研究工作,促進法務人才隊伍建設。陳洪飛介紹,作為新一屆法律分會會長單位,上海大學的教育與科研能力突出。法律分會要充分發揮其優勢,聚焦企業需求,把教育培訓、法學研究與產業發展、行業提升、企業改革、法務人才素質提升等工作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鋼協會員企業的法務工作者要積極行動起來,主動參與培訓和科研工作,與專家、學者有效互動,從而開拓思維,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工作能力,適應法律合規規則的新變化,為企業發展、投資經營、合規運營提供良好又精準的支撐與服務。”陳洪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