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年來,受房地產、建筑行業下行等影響,建筑鋼材消耗量明顯下降,而鋼結構在此背景下實現逆勢高速增長。據相關預測,在國家“雙碳”目標政策推動下,鋼結構行業未來10年將持續發展,并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2024年,鋼結構行業運行態勢總體良好,市場規模繼續擴大,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本期,中國冶金報社和中國鋼結構協會聯合推出2024年鋼結構行業十大影響力事件,與您一同回顧2024年我們的鋼結構征程。
一 鋼結構加工量連續兩年突破1億噸,鋼結構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鋼材使用向高性能和高效能延伸,節能降碳取得成效。
中國鋼結構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鋼結構加工量為11200萬噸,約占粗鋼產量的11%,已連續兩年突破1億噸,加工量占粗鋼產量的比例逐年遞增。從主要鋼材品種及等級分析看,鋼板用量占比有所減少,型鋼和管材用量占比有所增加,鋼材使用向高性能、高效能延伸。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積有所增加,廠房屋頂光伏發電得到廣泛應用,鋼結構領域節能降碳取得成效。
二 多個鋼結構領域技術專家和研發團隊被授予“國家工程師獎”“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榮譽稱號。
2024年1月19日,“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這是首次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開展的“國家卓越工程師個人和團隊”表彰活動。在鋼結構領域中,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李久林等8人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高性能大跨度空間結構工作室”、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的“高速鐵路大跨度橋梁創新團隊”等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
三 促進鋼結構高質量發展專家研討會在江蘇蘇州召開,院士、大師共謀鋼結構高質量發展。
2024年4月19日,促進鋼結構高質量發展專家研討會在江蘇蘇州召開。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4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以及設計院、鋼結構相關企業、相關協會領導專家及代表等100余人共商我國鋼結構高質量發展事宜。經過充分交流,會議在鋼結構材料研發與生產、鋼結構體系與新技術研發、鋼結構設計與軟件研發、鋼結構加工與安裝、鋼結構標準化等方面形成廣泛共識,合力促進鋼結構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四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鋼結構行業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等共5項獎勵。
2024年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和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頒獎并發表重要講話。此次共評選出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250個,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9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39項。在與鋼結構有關的科技成果中,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
五 中國鋼結構協會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在京召開。
2024年10月22日,中國鋼結構協會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在京召開。此次大會匯聚了眾多院士、行業精英、專家學者及歷史見證者。自1984年成立以來,中國鋼結構協會始終肩負著推動中國鋼結構行業發展的歷史使命。40年來,中國鋼結構協會引領中國鋼結構行業堅守初心,砥礪前行,促進了中國鋼結構行業從起步到壯大,從弱小到強大的蛻變,見證了中國鋼結構行業無數里程碑式的成就,以及在世界鋼結構舞臺上的崛起與騰飛。
六 多位院士和大師共同啟動“鋼結構2035行動計劃”,開啟鋼結構行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4年10月22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緒紅、岳清瑞、毛新平,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婁宇、郁銀泉、王翠坤等共同啟動“鋼結構2035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針對我國鋼結構行業面臨的相關問題,結合《中國鋼結構行業“十四五”規劃及2035遠景目標》,以中國鋼結構協會為組織平臺,為鋼結構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切實保障鋼結構行業2035遠景目標的順利實現。
七 加強行業國際交流合作,促進技術融合與行業全球化發展,成果豐碩。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鋼結構行業積極拓展國際視野,加強與國際同行的交流與合作。2024年4月—9月份,中國鋼結構協會組織專家出訪巴西、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與巴西礦冶、中信金屬開展高強鋼應用相關合作,推動中國鋼結構技術走向世界,同時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了我國鋼結構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鋼結構行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為中國鋼結構行業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八 鋼結構助力我國系列重大標志性工程順利竣工。
2024年,我國一批國家重點標志性工程順利竣工,包括深中通道、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器、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等項目,其主體結構均采用了鋼結構。如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通車試運營的深中通道,是全球首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全長約24公里,雙向八車道,設計速度為100公里/小時;于2024年11月20日主體建成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器,其核心探測設備是一個位于地下700米的巨型液體閃爍體探測器,施工難度巨大。
九 2024年度中國鋼結構協會科技獎公布,共108項科技成果獲得獎勵。
2024年10月份,中國鋼結構協會公布了2024年度科學技術進步獎評選結果,共有108項科技成果獲獎,其中特等獎4項、一等獎41項、二等獎63項。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設立的獎項,編號為國科獎社證字第0163號,主要獎勵鋼結構行業的相關優秀成果,在鋼結構行業擁有極強的影響力,每年評審一次。
十 中國鋼結構建筑產業鏈百企論壇在上海舉辦。
2024年9月3日,2024首屆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中國鋼結構建筑產業鏈百企論壇同館舉辦。此次論壇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鋼結構協會、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中國模板腳手架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冶金行業分會、裝配式鋼結構民用建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來自鋼結構建筑產業上下游相關單位代表圍繞鋼結構建筑產業發展進行了觀點分享、經驗介紹,集智聚力、共謀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