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兩會報道組
記者 樊三彩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攝影
當下,零碳產業園作為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載體,建設意義重大。零碳產業園通過整合綠色能源、低碳技術與創新管理模式,形成“零碳技術—零碳場景—零碳產業”生態鏈,可助力我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昆侖互聯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懷平認為,目前,我國的零碳園區建設正處于起步階段,在頂層設計、政策支持、科技創新、資金和人才等方面面臨瓶頸問題,亟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圖為劉懷平
為此,劉懷平就高質量推進零碳產業園建設,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5點建議。
一是強化國家頂層設計與統籌規劃。建議將零碳產業園建設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并建立專項規劃,明確分階段目標,根據各地資源稟賦與發展需求合理布局園區;同時,建議成立由國家多部門參與的協調小組,并搭建信息共享平臺,提高政策協同性和執行效率,強化國家在零碳產業園區頂層設計中的引領作用。
二是完善政策支持體系與市場機制。建議推出稅收優惠政策,對入駐零碳產業園的企業減免所得稅和增值稅;對采用先進低碳技術、設備的企業實行加速折舊或投資抵免,以降低運營成本;設立國家級專項補貼資金,用于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關鍵技術研發,并鼓勵地方政府配套補貼形成上下聯動機制;建議完善綠電交易及碳金融市場規則。
三是加強關鍵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建議國家財政加大對分布式新能源發電、高效儲能及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關鍵領域的資金投入,并設立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專項基金,支持相關科研項目;建議建設國家級創新中心及實驗室,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四是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建議高校進一步強化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智能電網信息工程等相關專業,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培養復合型人才;職業院校應根據零碳產業園區建設的具體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同時,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制訂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并設立獎勵基金鼓勵創新貢獻者。
五是加強示范試點與經驗推廣。建議在全國范圍內,根據不同區域、產業類型,選擇園區開展零碳產業園建設示范試點;總結試點零碳產業園在技術應用、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與運營管理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