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兩會報道組
記者 樊三彩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攝影
“建議對碳替代大于30%、年產能不大于20萬噸的氫還原鋼鐵冶煉中試項目,經工信部備案后,允許其開展投資、中試和生產活動,并優先支持在西部新能源比較富裕的地區開展中試活動。”全國人大代表、酒鋼集團宏晟電熱公司電力檢修工程分公司焊接首席技師杜鈞表示,建議構建有利于氫冶金發展的政策環境,重點在關鍵攻關技術指南制定、創新平臺建設、中試項目等環節給予政策性安排。

圖為杜鈞
在“雙碳”目標戰略背景下,冶金有色行業必須走低碳化發展道路,方向主要是在能源結構上推動“碳冶金”向“氫冶金”轉變。杜鈞介紹,甘肅冶金有色企業正在積極開發和應用氫冶金工藝,落實“雙碳”戰略。酒鋼自主研發了煤基氫冶金技術、回轉窯防結圈技術等,形成了煤基氫冶金理論創新及綠色短流程制鋼新工藝產業化研究等系統性成果。白銀集團將氫冶金用于高純金屬錸的制備并得到產業化應用,建成了年產高純錸酸銨2噸、年產高純錸金屬1.5噸生產線,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不過,推進氫冶金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杜鈞強調,一是技術存在難點。二是氫成本問題,氫冶金技術要有經濟性,需要綠電成本的合理控制、制氫技術的進一步提升及碳價值的兌現支持才能實現。三是政策支持不足,導致難以持續匹配良好資源和加大有效投入。
“建議充分發揮西部地區新能源富裕的優勢,積極推動酒鋼、金川公司、白銀公司等企業投資氫冶金示范項目,形成新能源發電—制氫儲氫—氫冶金綠色產業鏈條。充分發揮酒鋼集團微電網和新能源優勢,支持酒鋼集團開展氫冶金中試研究和規模化生產,形成可復制的推廣模式。”杜鈞表示,建議將鋼鐵企業應用純氫冶金技術列入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支持范疇,列入首臺(套)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予以政策支持。
同時,他認為,可利用碳匯交易機制增加氫冶金收益。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支持有色和鋼鐵企業實施氫冶金減排項目,其減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在國家碳匯交易市場上市交易,通過碳匯杠桿激發企業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