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卷式”競爭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的突出問題之一。從2024年7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及防止“內卷式”競爭,到2024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再到如今的全國兩會,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寫入了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辛苦到頭不掙錢——這是“內卷式”競爭最直接的結果。“內卷式”競爭在近2年頻頻成為輿論焦點,涉及的行業既包括鋼鐵這種傳統產業,又包括汽車、鋰電池、光伏等新興產業。
當前,鋼鐵行業也整體邁入減量發展、存量優化的階段,同時也正處于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尤其是在鋼鐵需求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內卷式”競爭在行業減量發展階段越來越突出。如果放任“內卷式”競爭泛濫,無異于作繭自縛、自毀前程。
“三定三不要”:規范競爭秩序的關鍵原則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適時提出了“三定三不要”原則,這一原則成為行業應對下行階段的底線思維。“三定三不要”具體來說就是以銷定產,不要把現金變成庫存;以效定產,不要產生經營性“失血”;以現定銷,不要把現金變成應收款。這一原則的提出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長期以來,一些鋼鐵企業存在盲目生產的現象,往往不顧市場需求,過度追求產量擴張,導致庫存積壓嚴重,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下降。而以銷定產是排產原則,這一原則的推行,促使企業根據市場銷售情況合理安排生產,有效避免了庫存的過度積累,減少了資金的無效占用。
以效定產是接單原則,是將企業的效益放在首位。沒有效益的產量是沒有意義的。在行業競爭激烈、利潤空間被壓縮的情況下,企業不能再單純追求產量,而要關注生產的效益。通過合理調整生產規模和產品結構,避免生產那些低效益甚至虧損的產品,防止出現經營性“失血”,從而保障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以現定銷則是發貨原則,強調銷售過程中的資金回籠。在市場交易中,企業常常面臨應收賬款回收困難的問題,這不僅影響企業的資金周轉,還可能帶來壞賬風險。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企業在銷售產品時,注重現金的即時回收,減少應收賬款的產生,才能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于企業而言,“三定三不要”原則是應對下行期的法寶。根據鋼協的調研,執行“三定三不要”原則較好的企業,盈利情況往往較好;而執行“三定三不要”原則較差的企業,則陷入了虧損泥潭,甚至到了虧現金流的地步。這都是鮮活的經驗和教訓。
自律控產:行動的力量
于行業整體而言,“三定三不要”原則具體到行業行動上就是要通過自律控產破除“內卷”,引導企業從無序競爭向有序、理性競爭轉變。
當然,不得不承認,從企業自身來看,產能慣性和成本壓力也是影響自律控產的重要因素。鋼鐵企業通常具有較大的生產規模和固定成本投入,一旦建成產能,維持一定的生產規模有助于分攤固定成本。如果減產幅度過大,單位產品的成本將大幅上升,企業的競爭力會受到影響。此外,企業之間的競爭關系也使得一些企業存在僥幸心理,期望通過維持高產量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而不愿意主動減產。
在平衡企業自身利益與行業整體利益方面,需要建立長效的協調機制。企業首先要認識到,行業整體利益受損最終會影響到每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當行業陷入“內卷”時,市場供需失衡,價格下跌,企業的利潤空間將被嚴重壓縮。因此,企業應從長遠角度出發,積極參與自律控產。
實際上,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內卷”擴產乃作繭自縛,自律控產方為自救之道。去年3月下旬,鋼協發布了行業自律倡議書《認清形勢 保持定力 共同維護鋼鐵行業平穩有序發展》;組織重點企業交流研究區域、品種自律措施;組織開展“春曉行動”,研究并發布《鋼鐵產量、庫存、價格與效益對應關系研究》,引導企業自律控產降庫存,行業供需關系實現了階段性改善,鋼材價格也實現了合理回漲,可以說取得了階段性效果,積累了推動行業形成共識、加強自律的經驗。
治本之策:產能治理新機制
從中長期來看,破除“內卷”的關鍵在于建立合理的產能治理新機制,以實現供需的動態平衡。在當前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單純依靠市場的自發調節難以在短期內解決問題,需要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共同努力,推動產能治理新機制的盡快落地見效。
政府方面,應加強宏觀調控,通過產業政策關閉產能入口,打開產能出口達到嚴控新增產能的目的。通過制定嚴格的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同時促進生產要素向優質企業集中,促進落后企業退出,推動鋼鐵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行業組織方面,要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行業自律。一方面,及時收集和分析市場信息,為企業提供準確的市場供需數據和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幫助企業科學制訂生產計劃;另一方面,要組織企業制訂自律公約,建立產能監測和預警機制,對行業生產情況進行實時跟蹤和評估。
企業方面,要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積極響應自律行動,參與產能治理。在自律控產的基礎上,企業可以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優化產業布局,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一些優勢企業可以通過整合落后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同時,要加大技術創新投入,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提高鋼鐵產品的含金量,以滿足市場對高端鋼鐵產品的需求,從根本上解決產能過剩和“內卷”問題。
唯有打破零和博弈思維,破除“內卷”,構建健康的產業生態,才能實現真正的突圍。(朱曉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