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北京市商務局聯合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城管委等14個部門,召開“北京市關于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媒體通氣會。通過優化夜間公共交通服務、開發夜間旅游消費“打卡”地等十三條措施,計劃3年內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標、商圈和生活圈。
前門、三里屯入選首批“夜京城”地標
打造“夜京城”地標。在前門和大柵欄、三里屯、國貿、五棵松,將打造首批“夜京城”地標,分別圍繞古都風貌、活力時尚、高端引領、跨界融合等主題,大力發展具有創新引領和品牌吸引力的夜經濟消費業態,吸引國內外消費者。
升級“夜京城”商圈。在藍色港灣、世貿天階、簋街、合生匯、郎園、食寶街、薈聚、中糧·祥云小鎮、奧林匹克公園等區域,將打造首批“夜京城”商圈,形成“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夜經濟消費氛圍,提升夜經濟消費品質,輻射熱點地區消費者。
培育便民“夜京城”生活圈。在上地、五道口、常營、方莊、魯谷、梨園、永順、回龍觀、天通苑等區域,將培育首批“夜京城”生活圈,提升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便利居民夜間消費。
演出場所營業性演出給予低票價補貼
在三里屯、五棵松、藍色港灣、世貿天街等“夜京城”地標、商圈區域,策劃“點亮夜京城”促消費活動,包括組織開展深夜食堂美食節、燈光節、“秀北京”旅游演出等夜間主題活動。
打造夜間消費“文化IP”。策劃組織一批戲曲、相聲、電影、歌劇、音樂、讀書等主題鮮明的“夜京城”文化休閑活動。繼續扶持24小時實體書店。鼓勵有條件的博物館、美術館延長開放時間,逢重要時間節點、傳統節日開放夜場參觀,舉辦夜間文化、旅游活動。對全市3000座以下的演出場所的營業性演出給予一定比例的低票價補貼。
中心城區4A級以上景區延長開放時間
開發夜間旅游消費“打卡”地。積極推動中心城區4A級以上景區根據實際條件延長開放時間1-2小時。支持景區推出健康、規范的夜間娛樂精品節目或駐場演出項目。在頤和園、天壇公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朝陽公園等地組織夜間游覽活動項目。推出“最美北京餐桌”“最火深夜食堂”等旅游美食“打卡”地。
引導夜間體育消費新風尚。持續支持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單位延長營業時間至22時,加強在京舉辦的重大體育賽事引進,做好2019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中國男子籃球聯賽、中國女子籃球聯賽和中國足球超級聯賽等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組織工作。在公園增設體育健身設施和運動場地,滿足年輕人體育消費需求,不斷豐富體育健身和體育競賽表演市場。
“夜京城”地區增加道路限時停車位
此前新京報記者走訪部分“夜經濟”商圈發現,停車難是個普遍問題。十三條措施中,“優化夜間公共交通服務”受到廣泛關注。北京交通部門將在“夜京城”地標和商圈周邊,做好地鐵、公交服務保障,適當增加道路限時停放車位,鼓勵出租車和網約車平臺加強夜間車輛調配。
在滿足居民夜間消費方面,北京將推出10條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在簋街、合生匯、食寶街等區域開展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創建工作。培育16區特色精品夜市,實施一區一策,開展以文化、旅游、購物、餐飲等為主題的夏季、周末或節日精品夜市活動,豐富夜間消費內容。
同時鼓勵夜間延時經營。對符合條件的24小時便利店予以資金支持;提倡商業場所延長營業時間,開展晚間促銷活動。
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北京市已經陸續出臺節能減排促消費、鼓勵網絡零售、促進養老領域消費以及文化和旅游促消費等14項政策措施,促進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穩步提升。東城、朝陽、海淀、通州、順義、大興等區分別出臺了鼓勵傳統商圈轉型升級、發展夜間經濟等系列工作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1-5月,全市實現市場總消費額10918.6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實現服務性消費額6322.0億元,同比增長9.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96.6億元,同比增長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