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鋁業)發布2023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面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行業弱周期挑戰等復雜的外部環境,中國鋁業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緊緊圍繞科技創新、礦產資源、高端先進材料、綠色低碳低成本數智化“四個特強”的“新中鋁”戰略定位,持續深化全要素對標,推進“三化一提升”“五標一控”管理升級,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擴大全產業鏈綜合優勢,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250.71億元,利潤總額150.91億元,同比增長14.24%;凈利潤125.84億元,同比增長16.05%;歸母凈利潤67.17億元,同比增長60.23%,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等主營產品產量穩居行業第一,主要能耗指標創歷史最優,原煤產量創歷史新高。截至目前,中國鋁業利潤總額已連續三年突破130億元。
2023年,中國鋁業加快推進戰略性礦產資源獲取,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和戰新產業布局,加速構建“3×5”產業格局,發展潛能進一步釋放,穩增長效應逐步顯現,高質量發展韌性持續加強。全年中國鋁業在全國范圍內65個靶區繪制資源獲取地圖,獲取鋁土礦資源2100萬噸,幾內亞博法項目超額完成供礦目標。內蒙古華云三期42萬噸電解鋁項目、廣西華昇二期200萬噸氧化鋁項目開工建設,青海分公司50萬噸電解鋁升級改造項目通過審批,寧東250MW光伏全面并網,包頭鋁業達茂旗1200MW新能源項目取得重要進展,成功開發出納米高純氧化鋁合格產品,建成4N高純氧化鋁等3條高純示范線。積極培育“小金屬”產業,金屬鎵產能規模位居全球第一。
2023年,中國鋁業扎實推進科技自強自立,全面重構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創新機制,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不斷增強,數智化轉型進展順利。在伴生金屬提取方面,形成了獨具優勢的鎵、鋰、釩技術體系,并進行產業化應用;在綠色低碳方面,多項節能技術實現推廣應用,單位能耗降低5千克標煤以上,年節電量超過5.4億度。“新型穩流保溫鋁電解槽節能技術”入選原材料工業“20大低碳技術”,行業內首創電解鋁分布式光伏直流供電技術;在循環利用方面,電解“三廢”資源化利用技術成功進入產業化階段,新建5萬噸再生鋁產業示范線;在數智化建設方面,所屬云鋁文山、廣西華昇實現全流程數字化,入選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名單。全年實施重大科研項目66個,10項科研技術被評為國際領先,12項科研技術被評為國際先進,新增專利授權數量同比提升36%,“科改”示范獲評國資委“標桿”等級。
一年來,中國鋁業牢牢抓住“雙碳”發展機遇,把新能源和綠色產業作為促轉型、謀長遠的戰略支撐,全面推廣先進節能技術,持續提升綠色能源在冶煉中的占比,全年碳排放量同比降低125萬噸。2023年,新建3條電解“三廢”處置示范線,赤泥綜合利用、電解“三廢”處置均保持行業領先水平。7家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6項產品被評為“綠色設計產品”,多家旗下企業通過“綠電鋁”認證,云鋁文山獲評國家級“水效領跑者”,包頭鋁業成為全球首家獲得鋁業管理倡議(ASI)認證的火電鋁企業。
2023年,中國鋁業全面啟動實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重新定位和增強經營平臺核心功能,構建起職責明確、層級規范、邏輯清晰的制度體系,優化本部機構設置,加強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管理創新力量,加大差異化精準管理,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實現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全覆蓋,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內生動力。一年來,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等關鍵指標持續優化,各工藝流程效益效能保持行業領先,在全球鋁工業的發展引領能力進一步夯實。
中國鋁業始終堅持高標準公司治理,持續完善體制機制,積極回報股東,獲得市場高度認可。截至目前,中國鋁業已連續5年獲得惠譽有色行業最高信用評級,連續5年獲得上交所信息披露A級評價,榮登中國最具價值品牌、中國創新品牌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