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工信部發布關于印發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7年超大型LNG運輸船、高端汽車運輸船等高端船型建造效率提高10%。
船舶行業具體內容如下:
(一)設備更新目標
以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為主線,重點推動智能制造裝備、綠色制造裝備在船舶制造業的推廣應用,更新船舶制造、修理、改裝及配套過程中加工、裝配、切割、噴砂、涂裝、焊接、舾裝、除銹、中小組立、運輸、倉儲物流、檢驗檢測、起重、公用動力、節能降碳、綠色環保等設備。加快高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生產建造設備升級,推廣應用先進船用電池動力總成系統,推動沿海內河船舶電氣化改造。以船舶工業軟件更新換代為重點,推動船舶工業軟件研發應用。引導企業開展智能綠色工藝升級改造,加快數字化轉型,創建智能綠色工廠。到2027年,切割設備切割效率提升15%,涂裝設備VOCs排放下降20%,超高壓水除銹設備除銹效率達到30m2/h以上,焊接設備數字化率90%以上,中小組立設備部件裝焊效率提升20%以上,環保設備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5%以上,超大型LNG運輸船、高端汽車運輸船等高端船型建造效率提高10%。
(二)政策和標準依據
主要政策和標準依據包括但不限于:《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GB37822-2019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28736-2019電焊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T38994-2020船舶數字化協同制造技術通用要求》以及非道路機械國四排放標28準等。
(三)重點方向
1.綠色低碳改造。加強企業技術改造,提升切割機、電焊機、空壓機、除濕機等終端用能設備能效水平,加快叉車、供熱鍋爐等電氣化改造,推廣超高壓水表面除銹以及綠色涂裝等技術應用,推動屋頂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實施和改進能源管理體系,提高能源管理智慧化水平。推進先進適用節水技術和循環水應用,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和廢氣處置設施,確保符合污染物排放標準。
2.數字化改造。以船舶建造及配套企業數字化轉型為抓手,夯實精益管理基礎,推進大數據、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船舶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船舶設計、建造、供應鏈等全鏈條數字化水平提升,培育完善標準體系、服務平臺等數字化發展生態。提升總組搭載、舾裝、碼頭調試、船舶配套等環節生產效率和質量,構建工藝設計慣例庫,提升船舶分段建造、總組搭載、管舾加工、船舶配套生產等設備數字化水平,加快切割、焊接、涂裝、裝配、檢測、倉儲物流等設備智能化改造。提高船舶工業軟件創新應用,從源頭提升船舶制造、修理、改裝及配套等環節的數字化水平。
3.高端設備升級改造。推動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高端化發展,支持骨干船廠圍繞大型郵輪、大型LNG船、汽車運輸船、客滾29船、綠色智能船舶、海洋油氣、深遠海養殖裝備等高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建造,升級研發設計、中間品生產、分段建造、總裝搭載、船臺船塢、港池碼頭設備等研制生產各環節軟硬件設備。
4.工業操作系統升級改造。按照“成熟可用產品全面推進更新換代、基本可用產品成熟一批更新一批”原則,推動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SCADA)、嵌入式軟件等工業操作系統產品在船舶制造環節更新換代。
5.工業軟件升級改造。全面推進生產設計軟件、制造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計劃(ERP)、供應鏈管理(SCM)、運維服務類等市場成熟度較高的軟件開展更新換代。加快推動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工藝規劃與仿真軟件等初步成熟的軟件進行中試驗證,逐步擴大更新換代范圍和規模。推動船舶總體設計軟件,結構、流體、振動噪聲、燃燒、傳熱、電磁、多物理場、多體動力、試驗驗證、人因工程、光學、水聲通信等仿真軟件更新換代,優先選取非關鍵工序、非重要應用場景開展試點更新,并在關鍵工序和核心應用場景中逐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