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樊三彩)在10月17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隨著城市發展,新房子會變成老房子,有的老房子會變成危房,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的需求是存在的。我們對重點城市做過統計,35個大城市有170萬套的需求,全國297個地級城市有這種需求,這種需求是實實在在的,未來還會更多。”
近一段時間,住建部會同財政部等部門,抓存量政策落實,抓增量政策出臺,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動市場止跌回穩。
“組合拳”怎么打?倪虹表示,概括起來,就是4個取消,即取消限購、取消限售、取消限價、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4個降低,即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降低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貸款利率,降低“賣舊買新”換購住房的稅費負擔。兩個增加,一是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二是今年底前,將“白名單”項目的信貸規模增加到4萬億元。
據有關調查,僅在全國35個大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就有170萬套;全國城市需要改造的危舊房有50萬套。這次提出的新增實施100萬套,主要是針對條件比較成熟、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提前實施的項目。
什么樣的項目可以獲得政策的關心和支持?倪虹表示,第一,得是群眾改造意愿強烈、安全隱患比較突出的。第二,項目的兩個方案要比較成熟,即征收安置方案要做得扎實,資金大平衡方案能夠做到項目總體平衡。相關政策主要有5條:重點支持地級以上城市,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可以給予專項借款,允許地方發行政府專項債,給予稅費優惠,商業銀行可以根據項目評估發放商業貸款。“有這5條政策加持,各地還可以結合城市更新,進一步謀劃選擇條件成熟的項目。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我們還可以在100萬套基礎上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倪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