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樊三彩)近日,工信部辦公廳公布了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名單,技術底座、行業應用、裝備產品、支撐保障4大領域共計151個應用案例上榜。據《中國冶金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鋼鐵行業共有12個案例上榜。
在技術底座方向,基于AI視覺技術的冶金物料識別平臺(牽頭申報主體為萊蕪鋼鐵集團電子有限公司,下同)上榜;在行業應用方向,基于大模型技術的金相智能分析平臺(中國鋼研)、多基地訂單智能化高效化關鍵決策模型應用(寶鋼股份)、基于大模型技術的熱軋表面質量評判系統(中國鋼研)、高品質熱軋帶鋼板形輪廓智能檢測及控制應用(唐鋼)、寶鋼湛江鋼鐵煉鋼KR智能渣識別應用(寶鋼湛江鋼鐵)、高效長壽高爐智能感知及智慧操作管理系統(武鋼有限)、基于AI(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智能燃燒優化控制系統[聯峰鋼鐵(張家港)有限公司]、廢鋼智能檢驗系統開發與應用(新鋼集團)上榜;在裝備產品方向,鋼包熱修多智能體協同機器人(首鋼京唐)、智控一體金相檢測系統(金恒科技)上榜;在支撐保障方向,鋼板AI智能行為決策輪廓儀(首鋼京唐)上榜。
可以看出,這些案例主要集中在行業應用方向,占比為66.7%,表明人工智能在鋼鐵行業的應用更重可操作性;由央國企主導的項目有10個,占比為83.3%,央國企成為推動人工智能應用的絕對主力軍。
《中國冶金報》(2025年01月07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