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朱峰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鋼鐵行業正站在工業轉型升級的前沿。永鋼集團線材廠讓傳統鋼鐵產業與新興數字技術相遇,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走進永鋼集團線材六廠集控中心,工作人員坐在電腦前,僅需輕點鼠標,就能一鍵完成生產操作,大屏幕上可實時顯示產線自動化運行的監控畫面。永鋼集團優鋼事業部電氣設備工程師種可可介紹,“屏幕上標注著加熱爐內部溫度的柱狀圖,借助數字平臺,不僅可以控制整體溫度,還能根據需求進行‘智能’分區控溫,從而降低8%至10%的能耗。”這就像給燃燒控制系統配備了2位“智能專家”——一個確保溫度精準可控,另一個助力節能降耗。
數字化控溫,鋼坯加熱更智能;數字化預警,守牢質量第一關。該產線覆蓋超8000個數據采集點,實現遠程智能軋鋼生產的可控、可視、可判。該線材六廠擁有完整的‘一鍵軋鋼’、智能精整、熱處理等數字化制造裝備,例如減定徑機組采用柔性軋制技術,能夠用1套設備生產不同尺寸規格、不同鋼種材料、不同性能等級的產品。在該線材六廠的生產車間,產線、裝備、生產管控均已實現數字化,目前年設計產能達115萬噸,主要產品涵蓋胎圈簾線鋼、合金焊絲鋼、冷鐓鋼、彈簧鋼等多個規格。
數字化不僅讓軋鋼更智能,也讓倉儲管理更高效,從“人找貨”變為“貨找人”。 走進該線材六廠立體倉庫,一臺臺無人環形穿梭車托舉著盤卷,沿軌道平穩行駛。立體倉庫接收到產線請求卸卷信息后,軟件系統會分配并下達任務,電氣系統隨即指導設備進行自動化控制和管理。設備之間通過聯鎖信號精準對接,確保倉儲指令順利執行。該立體倉庫擁有超過42000個貨位,每小時可入庫產品200噸,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精品線材立體庫。
“智能、綠色,是我親身感受到的鋼鐵行業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底色。” 種可可感慨道,數字化技術的加持讓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不斷涌現,助力永鋼集團優特鋼產銷比提升至75%。未來,他希望繼續扎根鋼鐵行業,在推動鋼鐵大國邁向鋼鐵強國的新征程上,堅定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