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姬濤 王健
“快,小張去看看拉矯機里最后一個轉向輥是不是又有粘貼物,帶鋼表面出現暗斑了,必須馬上處理,確保產品質量。”近日,正在連退產線巡檢的河鋼集團唐鋼公司高強汽車板有限公司檢修作業區連鍍組組長李波,在光整機操作室外恰巧聽見四鍍鋅班長焦急地對同事小張吩咐著。
20分鐘后,手持角磨機,剛剛工作完畢的小張氣喘吁吁地返回崗位,李波上前打趣:“就干了這么一會兒,怎么都冒汗了?得鍛煉身體了啊!”小張一臉無奈:“李哥,你是不知道啊,那地方比較特殊,我這身高,舉著角磨機剛好磨到輥面,很費力。現在生產這么緊張,活套套量只能提供20多分鐘打磨,否則就會導致工藝降速,時間就是效益,耽誤不得。”一頭霧水的李波一邊想著小張的話,一邊來到作業現場。原來這個轉向輥下方要比地面低一米多,小張一米七幾的身高站在下面打磨,剛好磨到輥面,確實很吃力。拉矯機是冷軋后處理產線關鍵工藝設備,對帶鋼表面質量和產品成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輥面出現異常狀況,后果不堪設想。在得知每月都需要幾次這樣的作業后,李波決定幫小張一把。
在該公司大力推進精益運營管理模式引領下,對現場進行合理改善已經成為李波的日常工作,有了以往經驗,又經過現場觀察,李波發現轉向輥下方地面兩側有個小臺階,剛好可以利用上。測量好現場尺寸,找到自己的“小團隊”,經過細致制作,一個格柵狀的平臺蓋板加工完成,并利用簡短的停車時間安裝到作業現場,作業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幾天后,剛剛打磨完轉向輥回來的小張又遇到李波,小張稱贊道:“李哥這個平臺設計得妙,每次減少的打磨時間就可以讓產線少出降判品十幾噸,關鍵是作業環境完全地面化,效率提升了一倍,強度也沒那么大了,真可謂‘一舉兩得’。”
《中國冶金報》(2023年04月18日 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