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成為頂尖的軋鋼工匠
1981年11月,二十歲不到的周亞平技校畢業,懷揣夢想踏入重慶鋼鐵,成為一名鋼鐵工人。初入火熱的軋鋼現場,火紅鋼板穿梭眼前,年輕的心被深深觸動,一個堅定的誓言在他心中萌芽:要成為頂尖的軋鋼工匠。
1992年10月,周亞平滿懷熱情報名參加了重慶鋼鐵首屆軋鋼高級工培訓班。然而,命運的考驗接踵而至,母親被確診為鼻咽癌,妻子即將分娩,家庭的重擔驟然加重。那段日子,周亞平奔波于工廠、家庭、醫院與課堂之間,每日勉強能合眼三四個小時。
同窗回憶,他曾多次目睹周亞平眼含淚光,卻依然堅韌地從家中、醫院趕往學校。面對詢問,他堅定地回答:“我已立誓成為最杰出的軋鋼工,這份信念無法割舍。”在兒子、丈夫、父親與學生的多重身份中,周亞平更想做“好學生”。
在半年的高強度學習中,他從未缺席一堂課,亦未請過一天假。1993年春,周亞平的夢想開花結果,他拿到了重慶市首批軋鋼高級工證書,晉升為精軋壓下手;1997年,他又更進一步,取得了軋鋼技師執業資格。
做軋線上的“金牌員工”
在全國鋼鐵業,“精軋壓下手”被譽為中厚板廠的靈魂崗位。上任不久,周亞平隨考察團走訪同行,汲取經驗,這也激發了他學習與鉆研的熱忱。
面對6毫米鋼板的軋制難題,周亞平挺身而出。初期,板形易彎,事故頻發。周亞平不畏高溫,親臨現場,詳察每道工序,發現傳統操作依據的理論與實踐不符,導致成品率低下。他果敢創新,摒棄陳規,創立新操作法,顯著提升6毫米鋼板的軋成率,從80%躍升至98%以上,經濟效益顯著,贏得用戶好評。
在“精軋壓下手”崗位上,周亞平不懈追求技能精進,短時間內脫穎而出,2002年榮膺重慶鋼鐵首位金屬壓力加工高級技師,兼任技師協會委員,成為軋鋼線上的"金牌員工”。
30年來,周亞平伴隨著軋機的轟鳴,一步一步從探作工成長為作業長、廠長,從普通黨員成長為黨支部書記、廠黨委書記。他覺得和員工們交朋友,親如一家人是最自然不過的事兒了。
做員工的“知心書記”
擔任書記后,周亞平深刻認識到,需要通過黨建工作凝聚人心,引領改革與創新,促進企業提質增效。他倡導即時響應員工需求,以真誠行動拉近彼此距離,激發團隊活力。舉辦“管理者進班組講廠情”等活動,開設“知心信箱” “書記網絡信箱”傾聽員工心聲,化解疑慮,提振士氣。他推行精細化管理,開展“四合一”達標創建,實施黨建目標責任書、黨員業績卡等量化考核,保持企業黨建示范點榮譽。
面對挑戰,周亞平以樂觀態度鼓舞團隊:“駕馭順境者非高手,唯有破浪前行方顯英雄本色。”在4100mm軋線自動化改造中,他頻繁巡視生產線,現場指導,帶領工人對操作環節加以優化。工作之余,他有時還自掏腰包帶領技術骨干“小聚”一餐,在歡樂的笑聲中談工作,講技術,提要求,給大家講解一些薄規格、難軋品種鋼板的軋制技巧及對異常情況的處理方法,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既提高了他們的技能,又增強了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